一枚地标 点“土”成金——黔西南67个地理标志激活一方产业
晨雾未散,黔西南州兴仁市回龙镇的薏仁米田中薏仁谷仿佛珍珠般垂挂在枝头,种植户田茂录弯腰捻起一穗薏仁米,饱满的米粒在指尖滚动:“今年有个好收成!”与此同时,普安县茶源街道的万亩茶园里,茶农们的背篓已装满青翠的夏秋茶茶青,空气中弥漫着茶香。
晨雾未散,黔西南州兴仁市回龙镇的薏仁米田中薏仁谷仿佛珍珠般垂挂在枝头,种植户田茂录弯腰捻起一穗薏仁米,饱满的米粒在指尖滚动:“今年有个好收成!”与此同时,普安县茶源街道的万亩茶园里,茶农们的背篓已装满青翠的夏秋茶茶青,空气中弥漫着茶香。
初见林必菊,一头干练的短发,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,正在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市红军长征海河战斗纪念碑前,为游客讲解红军在海河战斗中的英勇事迹。
兴仁市薏仁米种植基地,无人机腾空而起实施植保作业,一串串饱满的薏仁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;普安县万亩茶园中,茶农们手法娴熟地采摘夏秋茶,茶篓很快盈满清香;望谟县热带果园里,金灿灿的芒果压弯枝头,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着分拣装箱……
犯困、出油都是小意思;更难受的是,水没少喝,嘴里却还是黏黏糊糊的;一到下午,站起身来还会发现,小腿都水肿了
说起一个月前抢收抢售的情景,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瓮背村党支部书记杨慧还是很激动。“订单像雪花片一样飞来,全村人齐上阵,摘果、分拣、打包、封箱连轴转,最后15万斤黄桃全销空了。”